免费的一级A片在线观看-中文字幕无线码中文字幕免费-免费观看男人与狥交视频-人人干人人射人人插人人上人人爱|www.jilindizhi.com

測試儀器,權威測試儀器采購網站盡在工程檢測儀器網 設為首頁 加入收藏
首 頁 關于我們 產品報價 下載中心 聯系我們 在線留言 網站地圖
   
名稱: 型號: 類別:
當前位置:首頁 - 檢測論文
銷售熱線:010-51482161、51482162、51482163
檢測論文明細查看
煤層自燃防治技術

摘要:針對華豐煤礦大傾角厚煤層綜放面煤層自然發火的特點,提出大傾角綜放面煤層自燃綜合防治技術,通過在1409大傾角綜放面生產過程中的實際應用,確保了華豐煤礦大傾角厚煤層綜放面的安全生產。
  關鍵詞:大傾角煤層;綜放工作面;煤層自燃:防治
  華豐煤礦1409工作面是新汶礦業集團公司第1個采用綜采放頂煤技術開采的工作面。1409工作面位于-1100m水平前組一采區第1區段,上下限標高分別為-750,-840 m,走向長2100m,傾斜長150m,由西向東推采,煤層平均厚6.4m,傾角30o~35o,平均為32o,f=1.5~2.5。2005年經煤炭科學研究總院重慶分院鑒定,4層煤自燃傾向性為容易自燃,并有自然發火災,*短發火期為42d。工作面位于井田的中東部,地層走向自東向西略有變化,煤層從西部的125o。變至東部的75o,傾角從西部的34o變至東部的30o。該層煤頂板具有強烈沖擊性,工作面在開采過程中受沖擊地壓威脅,推采速度多次受到影響。
  1 大傾角綜放面煤層自然發火特點
  1)火災一般發生在距煤體暴露面一定距離的深部??迓浞秶?,滲透性強,漏風范圍廣,強度大。
  2)采空區垮落高度和空間體積增大,火源位置的不確定性和隱蔽性將給防滅火造成極大的困難。
  3)現有的各類防滅火方法如黃泥灌漿、注阻化劑等常規滅火措施難以達到防滅火的要求。
  4)1409大傾角工作面受強沖擊地壓威脅,作為保護層開采的6層煤工作面在其前方推進速度緩慢,為保證安全距離,4層煤工作面推采速度受到人為限制,煤體自燃氧化時間長,自然發火幾率增加。
  2 大傾角綜放面回采期間煤層自燃預防
  1409大傾角綜采放頂煤開采以來,在工作面切眼處、終采線、采空區兩側發生自燃火災可能性大,采空區兩道受自燃火災威脅,采空區“三帶”動態移動,自燃高溫區域范圍大且隱蔽,采空區漏風量大,漏風規律復雜,自燃火災滅火難度大。因此,必須對自燃危險區域進行預防性處理。利用溫度分析法和束管氣體分析法對煤炭自燃進行早期預報,一旦出現自然發火隱患,采取各類防滅火技術措施對自燃火災進行綜合處理。
  2.1 煤層自燃預測預報
  建立完善的防火預測預報制度,派專職防火觀測員對石門見煤線、防火密閉內氣體定期取樣檢查,工作面回風流、回風隅角每班檢查3次。充分利用各種監測手段,機防和人防相結合,提高煤層自燃預測預報的準確性。
  2.1.1 人工觀測
  工作面在開采過程中,安排專職防火觀測員每2 d對推采過的石門防火墻內、部分支架頂部煤體內、回風石門見煤線、巷道高冒區、工作面回風、下隅角風流中的瓦斯、CO2、CO、溫度使用電子檢測儀器儀表現場檢測1次,工作面配備專職瓦斯檢查員每班對工作面回風、下隅角風流中CO檢查1次,發現問題及時匯報。自2006年1月開始,在工作面架間頂部(每隔5架)煤體中、上、下隅角、工作面回風流中共設加余處防火觀測點,每班監測2次,監測指標有CO、O2、溫度,檢測結果分別匯報通防部、調度室和專業負責人。
  2.1.2 對采空區內CO連續監測
  工作面推采過石門后,在構筑防火密閉墻時,在墻內預先埋設束管,在工作面后部下隅角內敷設束管,隨推采不斷前移位置。圍繞1409工作面的開采,共設5路束管與地面KSS-200型CO束管監測系統主管路連接,每天對各觀測點巡回檢測1次,自動生成報表,提供防火觀測信息,以便及時分析氣體變比趨勢,進行預測預報。
  2.1.3 對發火指標氣體進行微量分析
  配備先進的SP3430氣相色譜儀,對以上人工觀測地點的氣體每2d取樣1次,帶至地面束管站分析,分析項目有H2,CO,CO2,瓦斯,C2H4,C2H2,C2H6,O2,N2等9種氣體,及時分析CO,C2H4,C2H6等自然發火指標氣體和其他氣體的濃度,以及變化趨勢,結合煤樣自燃實驗結果,掌握煤體自燃氧化過程的發展進程,及時預報發火危險性,指導現場采取措施提前進行處理。
  2.1.4 對CO濃度、風流溫度和風量進行連續監測
  在1409下平巷回風流中,安設CO傳感器、溫度傳感器、風速傳感器,對工作面下平巷回風流中的CO濃度、風流溫度和風量進行連續監測。
  2.1.5 利用紅外場強探測儀查找煤體氧化異常點
  在1409工作面防火中使用了ST6防爆紅外探測儀。該儀器主要用于井下探火、探水、探瓦斯。為了滿足井下防范3種災害的需要,該儀器上設有3個擋,第1擋是測溫擋,第2擋是常用紅外輻射場強擋,第3擋為高靈敏度紅外輻射場強擋。儀器上裝有激光指向器,用以對準被探測目標,通過儀器上的轉換開關,根據探測時的需要,可直接在儀器的數字顯示屏上,讀取紅外輻射場強的瞬時值、*大值、*小值、差值和平均值。
  在采煤期間,對上下平巷局部地段存在高冒區的上幫、頂板和下幫設點探測紅外場強的輻射情況,沿巷道走向每隔5m探測3個點,分別是上幫中、頂板中和下幫中,按順序編號,升井后將探測數據及時輸入微機,繪出曲線。探測工作每隔5d進行1次,對連續幾次測定的數據和曲線形狀進行對比分析,發現有變化時,立即找出原因。對發現有異常的地點,及時再次測定,探測點的間距縮小,每隔2架棚測定1次,并在每個測點位置增加探測部位,如頂板有時探測3個部位:頂板上(靠近上幫位置)、頂板中、頂板下(靠近下幫位置)。
  2005年2月,利用紅外場強探測技術,發現下平巷第5石門以西70~90m巷道頂部探測點紅外場強數值有升高趨勢,共設40個觀測點,隨后加強了觀測。通過觀測,14~19號點探測值比其他點升高,18號點為*高,如圖1所示。該處有地質構造帶,掘進過程中出現了頂煤垮落,用水泥背板裝頂,底部煤體破碎,煤體內部溫度達到32℃,CO體積分數達到230×10-6,原因是垮落空間內風流小,氧化產生的熱量積聚不能散發,導致氧化過程不斷擴大,出現了發火隱患點,后采取了噴漿,打鉆先注水降溫、后注凝膠的防火措施。很快將隱患點消除。

  2.2 煤層自燃預防
  2.2.1 采空區注氮
  華豐礦共配備2臺井下移動變壓吸附式制氮機,1臺JXZD一300型制氯量為300m3/h,另1臺IXZD-700型制氮量為700m36/h,出日N2壓力不低于0.5MPa,N2純度在97%以上。采取2種注氮方式:①自進風平巷上隅角向采空區內埋設2趟Ф50mm鋼管,管路出口相距24m,2路管路交替注氮,當一路管路埋設深度達到48m時即斷開重新埋設,注氮位置始終保持在上隅角以里24~48m處,防止N2從支架后大量泄人工作面;②在后部進風石門內提前埋設注氮管路,在工作面推采過該石門前,自石門內向石門兩側平巷內埋設注氮鋼管,并隨工作面向前推采,不斷延長,管路出口分別相距60m,共埋設4趟,采空區注氮范圍走向能達到300m。1409工作面正常開采期間,每5d對采空區注氮1次。進入末采階段后,采取三班連續注氮措施,2臺制氮機交替開機,分別工作5h,注氮量5000m3班。2006年1-9月累計注氮600萬m3。
  2.2.2 工作面單體支柱段灑漿、采空區灌漿
  在推采過程中,在采空區預留注漿管路,隨工作面推進向外接管路,保持深度在30~60m,向采空區注漿,同時工作面上部帶采煤柱單體支柱段采取了灑漿措施。正常推采過程中,每天二班注漿,每班注6車黃土漿,泥漿比例為1:(3~5)。進入末采階段后采取三班注漿措施,并在漿液中加人MEA等防火劑,提高泥漿黏稠度和堵漏效果。2006年1-9月注漿用黃土2705車,灌漿量達到1.63萬m3。
  2.2.3 采空區注水
  1)實施高位注水技術。2006年1月,1409工作面過地質構造期間,推采速度慢,為防止支架頂部煤體氧化自燃,在工作面上平巷安設SGZ-IB鉆機,自巷道底板以上1m高度按設計角度施工鉆孔,終孔位置在工作面50~100架支架卜方、底板以上25m處,鉆孔直徑75mm,下Ф40mm套管,沿工作面走向每20m為1組,2006年1月23日-4月9日共施工長鉆孔15個,鉆孔平均深度80m。鉆孔接通注水管進行連續注水,每個鉆孔連續注水3d,然后接通注氮管進行注氮,依次輪換注水、注氮。2006年9月13日-10月3日在上平巷向工作面施工3排高位注水孔,共18個,第1排位于支架前部,第2排位于支架后尾梁處,第3排位于支架后部3m位置,鉆孔平均深度53m,*深17#孔長為94m。高位注水孔注水效果:注水前監測的CO體積分數為(100~300)×10-6,*高達到562×10,注水后穩定在(30~60)×10,效果較明顯。
  2)綜放支架頂部注水。2006年1月23日,1409工作面40架以下架頂出現CO異常,采取了對工作面60架以下逐架進行打鉆注水處理。使用KZG-15型隔爆型震動沖擊電鉆配麻花鉆桿打孔,深度為2.5~4m,下Ф15mm套管,接通水管進行注水。每架設鉆孔3個,分別位于架前、架中部、架后尾梁處,隨工作面推采,及時補孔。2006年1月23日-3月1日共打淺孔148個。
  在工作面上平巷后部隅角處,利用震動沖擊電鉆向采空區打30o鉆孔,深度12~18m,下Ф20mm套管,注膠體泥漿,共打鉆孔12個。在1409工作面溜尾處,向溜尾架頂煤打0o鉆孔,深度12m,下Ф15mm套管,共打鉆孔23個,接通水管注水或注氮。共施工頂部注水孔172個。對工作面支架頂部、后部尾梁處打鉆下套管注水、MEA等材料堵漏風。
  2.2.4 上隅角注膠體封堵漏風
  應用復合膠體防火系統,向采空區注入膠體,固化、包圍浮煤。對工作面上隅角及工作面單體支護段采取了膠體注漿堵漏技術,注入高分子材料、膠體泥漿、增稠劑、MEA等防火材料,封堵采空區漏風。
  2.2.5 上下平巷后部建編織袋墻降低漏風量
  在工作面正常推采情況下,每15m建1道墻。自2006年1月后堅持每5m構筑1道,并根據后部垮落情況隨時建筑。改變采空區漏風路線,降低采空區漏風量,減小氧化深度。工作面推采到位后,上隅角建矸石袋墻1道,墻后充填膠體防滅火材料。
  2.2.6 控制風量,減少氧化帶寬度
  工作面末采期間在下石門構筑了調節風門,工作面風量控制在600m3/min以下工作面回撤時,自于需要回撤機電設備,拆除了下石門風門,在-840m水平巖巷煤倉處構筑擋風墻,過膠帶處加設了風簾,每班安排專人檢查維護,嚴格將風量控制在500~600m3/min。
  2.2.7 石門見煤線加固處理
  工作面上下平巷石門在揭露煤層前5m,采用錨噴支設“U”形棚加強支護,防止煤體松散垮落。工作面過下石門時在見煤線處支設水泥板垛4個加強支護,上下平巷石門封閉全部建筑防火密閉墻,保證施工質量,杜*漏風,安設觀測管、束管加強監測,預留Ф50mm鋼管作為注氮管,工作面推過后進行注氮預防。
  2.3 煤層自燃隱患處理
  2.3.1 封閉石門內防火處理
  2005年7月9日,防火觀測人員在取樣分析-840m水平西四石門防火密閉墻內氣體時,發現CO體積分數較以前升高,隨后幾天CO體積分數快速上升,*高達到3.6×103。-840m水平西四石門于3月31日采過,7月11日石門距工作面距離為280m。分析認為:產生CO的主要原因是由于采動壓力影響,石門內圍巖產生裂縫漏風,造成煤體氧化。7月12日夜班,由救護隊對1409西四石門進行了啟封,對原防火墻外巷道進行噴漿處理,在原防火密閉外6m處重新構筑了防火密閉,密閉墻掏槽深度0.6m,并在墻前支設“U”形棚加強支護,重新進行了封閉。7月12日早班,利用JXZD-300型制氮機對-840m水平西四石門進行注氮,每小班注氨6h,注氮量5400m3。至7月20日,-840m水平西四石門內CO消失,隨后對該石門實行連續注氮,直至9月5日停注,共計注氮54d,注氮量29.16萬m3。
  2.3.2 工作面推采速度慢形成發火隱患時的處理
  自2005年12月26日起,1409工作面因頂板破碎,煤壁片幫冒頂嚴重,推采速度慢,造成采空區遺煤及支架頂部破碎煤體氧化產生發火隱患,2006年1月下隅角CO體積分數達到40×10-6,支架頂部煤體中測點CO體積分數*高達到1403×10-6,采取采空區注氮、注漿、上、下隅角壘砌矸石袋墻、支架頂煤注水、高位鉆孔注水、注膠體泥漿、高分子材料、隅角充填封堵等綜合防火措施,CO體積分數降低至0并趨于穩定

2.3.3 工作面撤面期間煤層自燃預防
  工作面撤面期間后部采空區浮煤、支架頂部和接近支架尾梁的采空區煤體容易出現自燃隱患。工作面進入東翼后推采速度十分緩慢,后期采取了不放頂煤的措施,采空區大量的浮煤氧化程度已相當嚴重,撤面時間長,后部采空區氧化帶內的煤體接觸氧化時間已經超過*短自然發火期。是*大的發火隱患點。其中30#~50#架內CO體積分數比其他地點高,工作面30#架以上是防火的重點部位。在支架回撤期間,頂部破碎煤體裂隙發育,局部存在較厚的頂煤,如果回撤時間過長,超過發火期,容易形成自燃,是防火的另一個重點。
  1409綜放工作面撤面期問防火工作仍采取“綜合治理,預防為主”的方針,提前采用常規技術措施消除發火隱患,對容易發火的特殊地點,采取有針對性的防火措施,破壞煤體自燃的條件,使發火條件不能同時存在。
  3 結束語
  針對華豐煤礦的現場實際情況,分析并掌握了大傾角綜放面煤層自然發火規律,采用有針對性的防滅火技術措施,形成了一套大傾角煤層自燃火災預測及防治技術,在工作面推進速度慢,開采條件差的情況下,成功實現了*個綜放面的安全生產,安全產煤190萬t,創造經濟效益1.2億元,為深部大傾角綜放面的安全生產提供了保證。


設備儀器大類
技術支持 更多技術支持信息
行業規范 更多行業規范信息
收藏本站 | 設為首頁 | 關于我們 | 在線留言 | 聯系我們 | 網站地圖 | 返回首頁
版權所有:Beijing Newlead Science&Technology CO.,Ltd
地址:北京市豐臺區南苑北里二區六號樓瑞榮大廈329室  郵編:100076
電話:010-51482161 51482162 51482163  E-mail:ceshi17@163.com
京ICP備09011201號-7
返 回